如需代找中英文电子书,请加微信 wenyan90s
1 什么是象征摄影
象征的摄影图像是观念的、内省的,是隐秘的自然与生命的融铸和契合。
象征主义艺术要求摄影者不断寻找和感知拍摄对象与自我,即寻找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相似性情绪和感觉。
象征主义图像是摄影家内在精神的物化、是借助于对象以表达自我,借助于有限表达无限的一个机会。
一般说来,象征主义摄影不会以自然主义的方法去复制现实。也不像超现实主义摄影那样,把夸张、变形、怪诞和非逻辑的艺术触角探向生活深处。
象征主义图像基本依循着正常的逻辑,然而其作者从不在正常逻辑之下直接表达思想。
象征主义摄影家认为,既然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息息相通,既然自然与社会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种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就应该用外界的物象来隐喻、暗示某种神秘性的构成。
哲学思索和理性的激动必须经由诗情的浸润才能融然寄远,不为物象所框定、所束缚。
“意象”与“心象”是象征主义摄影家最为重视的。
诗人说。“象征主义是与云一起飘行的艺术”,这是在告诉我们,象征主义不仅仅是创作方法,更为主要的,它是艺术家用理想、诗情和梦去感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2 象征的哲理性
哲理的丰富性证明着生命的十富性。每一朵花,每一块石,每一个生命的片断、每个瞬间的现象之流的闪跳、都可能浸融着具有本质意义和持久价值的哲理母题。然而摄影作为造型艺术,它所要认明的是,艺术走向哲学并不等于艺术即是哲学。
侯登科自己说:“实际上:,摄影者对照片空间的认定、选择,一方面是内心的需要,一方面是这种空间在诱发你。构图的原则恰恰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情感投射的问题。”侯登科正是在被诱发的空间中,找到了感情所投向的那个象征体。
如陆军的摄影作品《雀巢》演绎着着自然生态与机械文明相冲突的主题。油画作品《黄昏时寻求平衡的男孩》也让我们获得了启发,和谐被破坏。
克利斯多·史托汉的《被绑住的蛇头》(图10)除了暗示着束缚与挣脱,还模模糊糊地传达出了扩张与压缩间的磕碰。
3 象征的抽象性
抽象是象征的一种品格。象征主义的抽象不是超现实的“无物象表达”,它仍是有物象的,它的物象或是有序的几何图形,或是对形象骨架的剪影性安排,或是对质感、色彩、肌理、韵律、装饰性结构和主题性光源的突出强调,或是把形象浓缩成符号,“通过观念和结构形式的简化、实现作品的内在平衡”。
4 象征的不确定性
可塑性强的象征形象既是不可译的、又是多译的。如 郑浓的《甘南》的意象则比较混沌,它或许涵藏了什么,或许只是勾起了观者在大风的旷野中的某些记忆和感受。
5 象征的诗化倾向
对于一个摄影艺术家来说,摄影是用照相机对平凡的生活进行的抗击;是与太阳合作,在胶片上写下的一首首哀伤而美丽的诗。在象征摄影浓郁的诗意氛围中,叙事和情节被淡化了、意境、情调和气氛成了使感情具体化的酵素。所有那些城墙、风车、羊群、马队、果园、墓地、帆楠林立的港口,亩中向远方滚动的垄沟,蓝宝石样的夜空以及在晨曦中闪着暗金色的草地,都在艺术家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涛。《山顶荒草》和《去意徊徨》分别用枯垂的草和斜向曼舞的草歌吟若《圣经》中的格言:“永远悲伤又永远快乐。”
6 象征形貌的外简内繁
象征主义艺术家常会利用对外部形貌的减省描写去突出意象和精神观念。犹如汉字,早期囿于具象、越往后发展越抽象。在操作中,象征主义所注目的不是某一朵花某一根草的具体存在。而是关乎某种生存的哲学。减省不是简单,减省是在对规矩与白由的平衡和突破中达到的概括和提纯。故而在这类作品里,形式的因素往往占居了主导地位。
7 象征的神秘主义因素
神秘主义不是创作手法,而是对世界的认识。象征摄影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常导致结构和图像的怪异与玄妙。但正是图像背后的不可解因素令象征主义艺术家感到振奋。他们渴慕有似真似幻、渴慕着在悠杨流动中突兀而起的奇瑰诡谲,渴慕着由刺激力、扩张力和空间爆炸感所造成的怪诞意象的延伸。他们利用错觉,突出错觉。用错觉营造着世界的幻象或幻象的世界。畏惧,当是神秘主义的某种出发点。不少优秀的作品正是因艺术家在茫茫宇宙前所表现出的敬畏而发展和创作出来的。
8 象征的构成
不可否认,后现代艺术里的波普艺术曾极大地影响了摄影。
然而类似波普艺术中那种把各式现成品组装在一起的于法,在中国早期的集锦摄影里就出现过。
剪辑和拼贴消弭了纪实,图像的单个价值也因此而丧失;原有的时空秩序被重新排列后,孤立的、独立的意义被组合起来以显示共新的意义。
这一过程中,任何素材都有可能被摄影家拿来进行再创作,如美国女雕塑家内威尔逊所说:“艺术存在于-切地方,不过需要富有创造才能的心灵来进行加工。
9 整体象征
整体象征是指画面内容指向了一个象征实休、或者说题材和形象本身即是一个象征。我们读屈原的《山鬼》、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卡天卡的《变形记》都能感受到这种象征的整体性。
吕楠的摄影作品《都市儿童系列》、《盲童系列》、《精神病系列》、《基督教系列》都具有整体象征性,与“报道”、“纪实”相去甚远。吕楠具有很好的对图像的空间把握能力。如图育姑娘探知着世界,抚摸着生活,令人心动的是她蹲在早春的花前。人类至为美好的精神被这一个手势所凝聚、所象征。
美国摄影家巴巴拉·摩根拍摄的两幅照片体现了喻意的整体性。借鞭笞以惩戒、以苦修、以忏悔,舞者与摄影家共同完成了这一表征。
10 色彩的象征
色彩与象征的关系以及每种色相的情感特征、已经讨论得非常之多了。
红色的肃穆,橙色的温暖,黄色的高傲,绿色的宁静,这些都属于色彩的稳固意义。
色彩的公用象征已经被我们用得太多太滥,如表现英雄就出现青松,并非这其中本身的对应关系不对、而是说它已经形成模式,因而失去了生命力。
如果真正打算用色彩去揭示精神,那就必须从更开放的关系中去寻找个性化的语言。这样才能从表层象征走向深层象征。
11 时空中的象征
任何作品都是在时间与空间中展开的。
生命、历史是以时间为存在的基础,以时间为框架构筑起的空间楼宇。
然而,摄影与文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摄影是时间的中断与被切割,是纵轴的横剖面,是时间的某一个凝固点。
在一帧图像中对回溯性延展表现的乏力、这是摄影的特点和弱点。
但是诚如莱布尼兹所说:“空间和时间是事物的次序而不是事物本身。”
如若艺术家有着很强的时空意识,那他可以通过被主观化了的“事物本身”去创造出“感觉性时空”。
心灵信息量大的摄影作品是时间长河中突兀而起并向空间广延的山峰,在这其间,过去、现在、将来、精神性时间的绵延在某一个惊叹处被向前和向后铺排。
它不是被展示。而是被喑示,刘勰说的“文之思也、共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摄影家拉尔夫·吉卜生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展现象征的高手。他的兴趣在于拍摄具有哲学和心理学暗示倾向的图片。
《无题》与《吻》都是以石膏模型这一粗糙的表达媒介为拍摄对象。
《无题》将观者导向了一个单一的意志:思想是驳杂的。人华贵的尊严一旦朽坏剥落,思想就显得枯萎和荒唐。打破的头颅是对思想真实性的质疑。它还让人想起“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句话。
《吻》以狂暴的突袭式的令人作呕的画面标示着爱的荒谬和荒谬的爱,爱的丑陋和丑陋的爱。爱是脆弱的。活人是死人的人质。死亡被由亲吻所传达出的爱所强调。
12 开拓意义的深度
象征主义摄影家重视形象背后的思想清晰度与深度。他们在一切可资拍摄的题材中挖掘着或公开或潜隐的思想。
心灵靠物象思考,物象的真实终会转化为精神的真实。
构图本身唤起了某种起源,唤起了创世时的某些最初动作。现实生活向我们提供了画面和语言、也提供了形式结构。
我们进行视觉分析,那些有序整体中的深刻修饰令我们获得了发现真理的簇新喜悦,直到现在、我们对寇德卡其人其事和他所拍的照片背景仍是所知甚少、但这并没有造成我们阅读上的阻滞。我们是从寇德卡经过整合后的漫无头绪中颖悟着一种哲学描绘。
寇德卡的不少优秀作品都出自这本于1988年印行的摄影集《流放》。“流放”是对内在自由的体验和考验。是精神状态而非物质状态。除了从甲地到乙地这类在空间上的流放,人在时间维度上也被流放。童年是人的伊甸园。人逐渐远离白已的童年却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自己的童年。无论是存在地的还是精神的家园,人都不可能重返。但对故园,人又无时无刻不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思慕。多少年后,故园已经成为永恒的精神象征:一个远在天界的耶路撒冷。了解了“流放”这些深层内涵,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寇德卡的《爱尔兰·1972》、《葡萄牙·1976》、《法国·1973》。这些画面象征着一个大时代的一类被放逐者。
尤金·史密斯是伟大的报道摄影家、他的象征主义作品《月台上》使早已无泪可流的被流放者们受到深深的震动。
13 思索也是行动
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无间断地操作、才能在产生夺迹的行动哲学中使自身的生命放出光彩。
摄影理论同样重要!摄影者排拒理论进而排拒文字的结果是降低了心灵胶片的感光度。
一位有成就的现代主义摄影家正是从普鲁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中体悟到“反构图”、“反瞬间”、“视觉的无意识”这些命题的。
象征摄影是思索型的艺术,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需要摄影者不断颖悟自然、社会、人生与艺术的种种关联,并用照相机把一个个写实的具象世界导向象征的诗的世界。
如需代找中英文电子书,请加微信 wenyan90s
最新评论
此小说PDF epub mobie格式电子书,可以联系博主代找 原著电影也可以代找
哈哈 你也住在哪
谢谢你的建议,SSL证书好贵,嘎嘎
给小站加个SSL证书啊
长沙橘子洲头?
嘿嘿,看着挺好吃哒
羡慕哥哥,我也好想去
看着都好吃